2020年7月,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木塔鄉遭遇特大暴雨,龍泉河流域洪水肆虐,道路中斷、農田受淹,“水難”成為壓在當地人心頭的一塊巨石。五年后,即2025年9月初,再度行走於龍泉河木塔段,卻見綠岸映清波,青林傳泉響。“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這首古老的詩句,正在這裡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
山南水多,水患亦多。龍泉河屬鄱陽湖水系西河上源,流經東至縣木塔鄉29.15公裡,曾因河道淤積、岸坡坍塌等問題,長期威脅沿岸多個行政村,局部防洪能力不足五年一遇。
轉機始於綜合治理。2023年來,東至縣投入總資金33265.67萬元,其中龍泉河木塔段投入8600萬元。該工程以“疏川導滯、生態修復”為理念,系統性推進龍泉河治理,清淤疏浚河道約40公裡,新建生態護岸16.15公裡。
治理不僅著眼於“通”,更重在“安”與“美”——通過將水利工程與自然修復相結合,村庄段防洪標准提升至十年一遇,城鎮段達到二十年一遇。
“治水不能隻做‘打補丁’,而要系統規劃、分段治理、久久為功。”東至縣龍泉河干流段防洪治理工程技術負責人吳學成表示,“我們從清淤、護岸、生態修復多維度推進,不僅防住洪水,更修復了一條健康的河流。”
山區百姓飲水,歷來“靠天吃飯”。東至縣木塔鄉村落分散,村民長期依賴山泉溪流,旱季愁斷流,雨季憂水質。改善飲水條件,是群眾長期所盼。
面對這一困境,東至縣木塔鄉以“雙水源互補”為思路,投入超800萬元,同步推進山泉供水鞏固與自來水廠建設。2024年2月,木塔水廠建成投用,實現集中供水入戶﹔同時原有山泉供水系統經改造提升,供水穩定性顯著增強。
東至縣木塔鄉榮勝村作為“引山泉”重點區域,新建鄭家灣供水點,優化西家灣原有供水點,建成后可有效解決10個村民組、310戶群眾的飲水難題。雙源供水,既保留傳統山泉供水的生態優勢,又發揮規模化水廠的穩定特性,真正讓山區群眾實現“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以前旱季洗菜洗衣都成問題,現在再也聽不到‘水緊張’的抱怨了。”榮勝村黨支部書記吳安國感嘆道,“‘雙水源’不僅是喝水工程,更是一項暖心工程。”
水安則民安,水興則業興。隨著龍泉河治理見效,東至縣木塔鄉的水生態底色越擦越亮,灌溉能力大幅提升,全鄉13000畝農田得以滋潤,約佔承包地塊實測面積的93.7%。如今,河水安穩地流過茶園與良田,曾經的“洪水走廊”也變成了“幸福長廊”。
行走在今日的木塔鄉,但見龍泉河緩緩流淌,沿岸稻田連綿、茶園疊翠,村民在田間忙碌勞作。一幅因水而豐、因水而美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我們堅持做活‘水文章’,系統推進流域治理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東至縣木塔鄉黨委書記胡鬆旺表示,“下一步,木塔鄉將繼續夯實水生態底色,讓‘治水’變‘智水’,全力打造人水和諧、山水相依的幸福木塔。”
從戰勝水到尊重水,從利用水到融入水,人水關系的重塑,為東至縣南部山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龍泉河已從昔日的治理對象,轉變為今天的發展伙伴。一脈活水,滋養著木塔鄉兩岸蓬勃發展的生機,也書寫著“紅旅木塔,綠美茶鄉”的動人篇章。(楊佳琦)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天富用户注册